《重生後她黑化成了反派》[重生後她黑化成了反派] - 第7章 再見表姐
夜幕遮掩了天色,天空中星子點點,幽深的庭院里一片寂靜,燭火照着屋內的人影映在窗戶上。
顧清蘅端坐在銅鏡前,白蕊在一旁收拾床鋪,白朮幫她卸了髮髻時看着自家小姐面無表情的小臉,欲言又止。
今早她就覺得有奇怪之處,但還是自己找了理由,可是她天天和小姐在一處,有不對勁的地方怎麼瞞得過她和白蕊。
小姐從早上醒過來就很不對勁,平常性子還算活潑,現在總讓人感覺壓抑了什麼,心事重重的。而且整個人的氣質也不一樣了,清冷中總感覺透着股威嚴。
可是小姐才十歲,這樣的氣勢怕是連宮裡的娘娘都比不過。
還有夏小姐,平常小姐把夏小姐看的很重,受她哄騙,寧願委屈自己,但是今天……
她還是決定問出口:「小姐······」
顧清蘅打斷她的話:「白朮,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可是覺得我突然變了。」
白朮沒有點頭只是語氣關心道:「小姐,若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可以和我們說,不要憋着,免得心裏不痛快。」
「白朮,我知道你擔心我,你只需要知道我還是你家小姐,我做什麼自有我的原因,以後我都不會像從前那樣讓自己受委屈了,就算心狠手辣又怎麼樣,這只是開始,你要從現在開始熟悉。」
「 小姐哪裡就心狠手辣了!白朮,我覺得小姐今日就很好。我們小姐是老爺唯一的嫡女,才不要看別人的臉色受委屈呢!」白蕊在一旁低頭接話道。
「那個夏小姐慣會裝模作樣,天天一副柔弱的樣子,誰知道心裏在想些什麼,你看今日就知道她的心思格外歹毒。」
「可是……」白朮心裏還是有些擔心。
白蕊在這時收拾好走上前拉住她:「好啦,沒有什麼可是!小姐就是對的,反正小姐說什麼我們聽什麼,白朮你就放寬心吧。」
顧清蘅走到床上蓋着被子躺下,沒有等她回應就說道:「父親那裡要是問起來你們就說不知道,我累了,你們下去吧,出去的時候把燈熄了。」
白朮白蕊一同屈身道:「是。」然後熄燈退出房間。
春日的太陽照的人暖洋洋的,穿着白色長裙的女孩腳上穿着一雙淺粉白底繡鞋,一張小臉在陽光下襯得瑩白如玉。
鞦韆上女孩年紀雖小,偏偏有着一雙不符合年紀得雙眸,裏面盛着一縷深思。
今天是她重生後的第五日了,每天這個時候上完課後她就一個人坐在院子里的鞦韆靜坐,小臉滿是心事。看的白芷憂心不已。
前世她很喜歡這鞦韆,可惜重生一世,心境早已不同。
這輩子的她身上背負着顧氏一族的人命,是沒有資格再去要求享受的。
她只為了報仇而活着。
這時白朮來稟報說:「小姐,表小姐來了。」
沅芷表姐來了!
還沒等她回話一道倩影就從院門處走來,身後跟着一個丫鬟和白蕊,看到她就說:「阿蘅,你可有好些日子沒來找我了,怎麼,有了玩伴就忘了表姐了?你個小沒良心的。」
林沅芷是大舅舅的女兒,大舅舅的幾個女兒中,沅芷表姐是最好看最溫柔的。
小時候她和表姐之間的關係還挺不錯,只是後來哥哥老是跑去找表姐有些忽視自己,便覺得是表姐搶走了哥哥。之後的關係在她單方面看來變得一般。
再後來認識了夏疏螢,她一心覺得自己遇到了最好的朋友,和表姐的走動就更少了。也只有表姐這般溫柔的人不介意她的疏遠,反而對她更好了。
表姐和哥哥早有婚約,因為自小身體不好,不能太早成親,
-
幾匹錦緞並幾根珠釵
慮,就為了穩住大顯江山,卻也落得一個暴虐成性的名聲可若不如此,何以服眾?他本以為自己可以做一個閑散富貴的王爺,詩詞歌賦,賞花烹茶可御駕親征的兄長猝然長逝,
-
萌匪別跑:神探大人超會寵
古靈精怪可可愛愛的江湖俠盜林若雨遇上英明神武腹黑帥氣的廷尉大人司馬少卿一對想法迥異的歡喜冤家,攜手斷案,除奸扶弱,卿卿我我撒大糖林若雨張牙舞爪:「那女屍有我好看嗎,大人眼睛都不會眨了」司馬大人輕抬眉眼:「身材差了些,脾氣臭了些,長得普通了些」林若雨白眼一翻:「身材差、脾氣臭、長相普通,大人是不是眼拙了?」司馬大人邪氣一笑:「要不晚上回去,本官掌燈,仔細再看一遍」——「稟大人,林姑娘女扮男裝潛入相公館查案去了!」司馬少卿微擰眉,查案是借口,逛窯子賞美男才是真!入夜,男人一身輕薄紅衣,眉目如畫,低問:「喜歡這樣的?」林若雨屏住呼吸,臉紅心跳,「司馬大人要是去相公館營業絕對秒殺頭牌!」司馬少卿輕拍床榻:「以後還去嗎?」「不了不了,每日看着大人就夠了!」呵,女人
-
個孝順孫兒
弱是你在阿母面前哭訴的,阿母命小廚房將每日給我做的點心都送給情兒你不曾拒絕,阿母將我的珠花首飾送給情兒,你也不曾拒絕我偷偷跑出去賣掉首飾買東西吃,打鳥捉魚去烤
-
沒有兔的世界有
1《小明是怎麼死的?》(搞笑,文筆非常獨特,淡淡的傷感)[][]「沉默有時不能很好地掩飾情緒,那天大概是我們所有人第一次看見這個人哭」
-
怎麼樣的一副光景
得還開心嗎?」陳睿祥遞給我一杯白水我接過喝了一口,問:「陳總心疼嗎?」「怎麼會,卡在你那兒隨便刷就是」他頭忽然瞥向另一邊,臉上露出一抹笑「來了」我隨着他的
-
眼睛裏有沒有那樣的數字
最近文學圈中大火的短篇小說《輕·短·散》,以下是篇一《自知之人》(侵刪)鏈接:https://m.qidian.com/book/1004575373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