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滄浪孺子兒童滄浪》[孺子滄浪孺子兒童滄浪] - 第一章

《文心雕龍•明詩》原文、注釋和翻譯」0」按《召南·行露》」按:據。
據彼以證此。
《召南·行露》:《召南》,詩篇名,《周南召南譜》「得聖人之化者,謂之《周南》;得賢人之化者,謂之《召南》。」
一說塗山氏之女,始作為南音,周公、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
《召南》,《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其中的《行露》,每章六句,四句為五言。」
,始肇半章」肇:始。
半:物中分。」
;孺子《滄浪》」孺子:兒童。
《滄浪》:即《滄浪歌》,《孟子·離婁》中說孔子曾聽到兒童唱此歌。」
,亦有全曲」全曲:《滄浪歌》全詩四句,除「兮」字外,都是五言」;根據《詩經》的《召南·行露》章可以知道,這個時候開始有半章的五言詩;到《孟子·離婁》的《滄浪歌》,就可以看到完整的五言詩了;《暇豫》優歌」《暇豫歌》:載《國語·晉語》,共四句,有三句是五言,一句四言。
優,古有俳優及伶人,優為扮演雜戲之人,伶為樂人。
這裡指晉國優人,名施。
相傳《暇豫歌》是優施所作。」
,遠見《春秋》;《邪徑》童謠」《邪徑》童謠:見《漢書·五行志》,共六句,全是五言。」
,近在成世」成世:指漢成帝時期」公元前-年」。
漢成帝劉驁」公元前—年」,是西漢第位皇帝。
謚號「孝成皇帝」,葬於延陵,廟號統宗。」
:此外,較遠的如春秋時記載的晉國優施所唱的《暇豫歌》,較近的如漢成帝時的《邪徑謠》,都是五言的。
閱時取證」閱時:猶言經歷時世。
閱,經歷。
《漢書》「閱天下之義理多矣」。
取:資。
《易》「遠近相取」。」
,則五言久矣。
雖經歷時世,但根據這些作品可以證明五言詩很早就有了。
又古詩佳麗」古詩:古代之詩,如《文選》載《古詩十九首》。
佳麗:美好、美麗。」
,或稱枚叔」枚叔:枚乘,漢淮陰人,景帝時仕吳,上書諫吳王不納,去之梁。
孝王尊為上客,善屬文,嘗作《七發》。」
,其《孤竹》一篇」《孤竹》:即《古詩十九首》中的《冉冉孤生竹》。
《樂府詩集》卷七十四列此詩為無名氏雜曲。」

猜你喜歡